首先讓我們看一下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因素,“對癥下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主要因素
溫度
是影響細菌生長的主要因素,所有微生物的生長都必須依賴這個溫度范圍才可能生長和繁殖。
水分
由于微生物需要的營養必須通過溶液轉移到細胞內,食品組織內部的水分,對微生物尤為重要,一般食品的水分活度是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重要范圍。
營養成份
食品組織本來含有的一定營養成份,尤其是乳品營養成份更高,是食品的固有特性,所以無法改變,營養成份也是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基礎。
pH
微生物不耐強酸強堿, pH 6.8~7.4非酸性食品適合于大多數細菌生長, 酵母最適宜pH 4.0~5.8,霉菌最適宜pH 3.8~6.0, 酸性食品主要適合于酵母,霉菌和少數耐酸性細菌的生長,酸奶相關產品尤其凸顯。
空氣(氧氣)
分為好氧、厭氧、兼性好/厭氧,酵母菌:有氧繁殖/無氧繁殖,霉菌:好氧。
微生物控制
★
控制溫度
夏季的環境溫度要比冬季高很多,正常環境溫度30-37度,也是微生物生長最快的適宜溫度,12-13分鐘就可能繁殖一代,而且是呈幾何對數的形式翻倍成長,所有乳品企業都必須嚴格的把控乳品接觸環境的溫度,通過規范GMP,保障基礎環境的穩定,減少與外部空氣流通,能夠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控制水分
產品中固有的水分必不可少,那么主要控制接觸面及所處環境水分的控制,如地面、墻面、天花板、工具、設備、包裝材料,否則就給微生物創造了生長環境,重點要保證死角不能有積水,建立定期清理的要求。
控制時間
所有乳品企業都有自己積累整理出來的積壓標準,例如:在什么樣的溫度條件下,只允許多長時間的產品放置及流通,否則要進行低溫防護和處理,這一點很重要,但重要在于人員的操作執行情況怎么樣?生產流程安排是否流暢?
清潔消毒
微生物生長很快,對于一些致病菌的菌落,清潔、消毒很有必要,定期大掃除,杜絕衛生死角污染,增加工衣工服的換洗頻率等,一方面控制微生物生長,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蠅蟲滋生。
人員管理
人體微生物的傳播
a.干燥皮膚直接傳播:通過直接物理接觸傳播,例如手部接觸、毛發脫落、打噴嚏、咳嗽。
b.間接傳播:人體只是一個載體,通過人體活動把微生物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例如衣服、鞋、清潔手部觸碰不清潔設備、清潔手部觸碰不潔衣物、使用衛生間不洗手。
人員衛生的控制
a.衛生的工作穿戴:如帽子、發網、衣服、圍兜應一次性使用,或能被徹底清洗去除微生物危害,不穿工作服到衛生區域外,不穿工作服去洗手間,生產區域工作服不放在更衣箱外,不同衛生要求區域間走動時要更換工作服,和其它區域使用的工作服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等。
b.人員自身清潔:如觸摸過非食品接觸面后、清理器具后、生產過程中的手部清潔、消毒,以及指甲及時剪短、勤洗頭、勤洗澡等。
c.衛生意識和行為:打噴嚏和咳嗽要使用面巾紙遮住口鼻,然后立即清洗消毒雙手(特別注意不要把工作服穿到洗手間),不要挖鼻孔、撓頭皮和掏耳朵(或更糟)!,受傷、生病要盡快報告主管(肺部或支氣管感染; 感冒、鼻竇炎; 胃腸道疾病、皮膚感染; 傷口,包括刀傷和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