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構造及裝片觀察的操作方法。
二、實驗用具:顯微鏡、刀片、攝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滴管、水合氯醛液、碘液。
三、實驗材料:洋蔥鱗葉、白菜葉、馬鈴薯、紫鴨跖草、胡蘿卜、豌豆根。
四、實驗內容:
(一)、觀察洋蔥鱗葉的表皮細胞:首先在干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餾 水,然后取洋蔥鱗莖剝去外皮較老的鱗葉片,用攝子撕去內部鱗片葉表皮一小塊放在載玻片水滴中,用解剖針將其展平,再用攝子夾取一干凈的蓋玻片,將其一邊放于載玻片上,和水面接觸,另一邊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防礙觀察。如水不足,沿蓋玻片邊緣滴加,如邊緣水分過多,可用紗布拭去,這樣做成臨時裝片后,就可放置顯微鏡下觀察。
先用低倍鏡觀察,再選擇一個清晰的細胞用高倍鏡仔細觀察細胞形狀及各部分構造,可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多數呈長方形,外為細胞壁,內有無色細胞質和細胞核,園形的細胞核內可見到1-2個更小的折光較強的核仁。由于洋蔥表皮細胞較為透明,故必須縮小虹彩光圈,避免過強光線,否則反而看不清。
然后,從蓋玻片一邊加入1-2滴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另一邊吸去蒸餾 水,使碘液透入材料中,這時細胞核染成黃褐色,細胞質染成淺黃色,液泡顏色較淡。
(二)、質體:
1、觀察白菜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取載玻片一塊,在其中滴入清水,然后用攝子撕取白菜葉帶葉肉的下表皮,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見在葉的細胞中有許多園形綠色顆粒--葉綠體。在表皮細胞中一般不含葉綠體,但在組成氣孔的兩個半園的保衛細胞中可見園形葉綠體。
2、用攝子撕媽紫鴨跖草葉下表皮,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然后蓋上蓋玻片,先在低倍鏡下,后置高倍鏡下觀察,可見到氣孔周圍的表皮細胞中,圍繞著細胞核周圍的無色球形小顆粒即為的色體。
3、觀察胡蘿卜細胞的有色體:在培養皿中盛好水,將胡蘿卜(儲藏根)切成2-3cm長,用左手的食指和大姆指夾持,中指在下頂住,使胡蘿卜頂部置于指上4-4mm,右手拿刀片,刀口朝內保持水平方向,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動刀片,胡蘿卜片就被切下。為了切得厚薄均勻,刀片與材料斷面要平行,左手保持平穩不動,右手拉刀迅速均勻,材料與刀片保持濕潤。切好的切片,立即放入培養皿的水中。選擇最薄的切片,做成水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有色體為紅橙色,不規則的顆粒或棒狀。
(三)、線粒體:滴一滴清水在載玻片上,然后切取豌豆根尖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用攝子將根壓碎,蓋上蓋玻片。將制好的豌豆根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根尖的細胞結構。最后換高倍鏡,可見細胞質中許多線形、棒形、球形或橢圓形的微粒。其長徑約0.5--3um,短徑約0.1--0.5um。
(四)、細胞后含物:
1、馬鈴薯的淀粉粒:取切開的馬鈴薯一小塊,用鑷子鑷取少許白色混濁的漿液,置載玻片水滴中,加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淀粉粒呈卵圓形、橢圓形顆粒,較小的呈圓形,每一個淀粉粒中心有一特別明亮的臍點,常偏向一側;臍點外圍有明暗交替的“輪紋”圍繞。除了這種單粒淀粉外,馬鈴薯還有少許復粒和半復粒淀粉,水稻米粒多含復粒淀粉。
觀察后,加一滴碘液于蓋玻片邊緣,可見淀粉很快變成藍色。
2、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的草酸鈣結晶:用鑷子撕取洋蔥外部老鱗片表皮,做成裝片,可見表皮細胞中有菱形的單晶存在。
3、觀察葡萄葉柄基部橫切的細胞含有的針晶,制作徒手切片觀察。
五、作業:
1、繪一個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并注時各部名稱。
2、繪白菜葉,肉中的葉綠體,鴨跖草葉下表皮細胞的白色體,胡蘿卜根細胞中的有色體。
3、繪馬鈴薯三種形態的淀粉粒。
二、實驗用具:顯微鏡、刀片、攝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滴管、水合氯醛液、碘液。
三、實驗材料:洋蔥鱗葉、白菜葉、馬鈴薯、紫鴨跖草、胡蘿卜、豌豆根。
四、實驗內容:
(一)、觀察洋蔥鱗葉的表皮細胞:首先在干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餾 水,然后取洋蔥鱗莖剝去外皮較老的鱗葉片,用攝子撕去內部鱗片葉表皮一小塊放在載玻片水滴中,用解剖針將其展平,再用攝子夾取一干凈的蓋玻片,將其一邊放于載玻片上,和水面接觸,另一邊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防礙觀察。如水不足,沿蓋玻片邊緣滴加,如邊緣水分過多,可用紗布拭去,這樣做成臨時裝片后,就可放置顯微鏡下觀察。
先用低倍鏡觀察,再選擇一個清晰的細胞用高倍鏡仔細觀察細胞形狀及各部分構造,可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多數呈長方形,外為細胞壁,內有無色細胞質和細胞核,園形的細胞核內可見到1-2個更小的折光較強的核仁。由于洋蔥表皮細胞較為透明,故必須縮小虹彩光圈,避免過強光線,否則反而看不清。
然后,從蓋玻片一邊加入1-2滴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另一邊吸去蒸餾 水,使碘液透入材料中,這時細胞核染成黃褐色,細胞質染成淺黃色,液泡顏色較淡。
(二)、質體:
1、觀察白菜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取載玻片一塊,在其中滴入清水,然后用攝子撕取白菜葉帶葉肉的下表皮,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見在葉的細胞中有許多園形綠色顆粒--葉綠體。在表皮細胞中一般不含葉綠體,但在組成氣孔的兩個半園的保衛細胞中可見園形葉綠體。
2、用攝子撕媽紫鴨跖草葉下表皮,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然后蓋上蓋玻片,先在低倍鏡下,后置高倍鏡下觀察,可見到氣孔周圍的表皮細胞中,圍繞著細胞核周圍的無色球形小顆粒即為的色體。
3、觀察胡蘿卜細胞的有色體:在培養皿中盛好水,將胡蘿卜(儲藏根)切成2-3cm長,用左手的食指和大姆指夾持,中指在下頂住,使胡蘿卜頂部置于指上4-4mm,右手拿刀片,刀口朝內保持水平方向,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動刀片,胡蘿卜片就被切下。為了切得厚薄均勻,刀片與材料斷面要平行,左手保持平穩不動,右手拉刀迅速均勻,材料與刀片保持濕潤。切好的切片,立即放入培養皿的水中。選擇最薄的切片,做成水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有色體為紅橙色,不規則的顆粒或棒狀。
(三)、線粒體:滴一滴清水在載玻片上,然后切取豌豆根尖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用攝子將根壓碎,蓋上蓋玻片。將制好的豌豆根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根尖的細胞結構。最后換高倍鏡,可見細胞質中許多線形、棒形、球形或橢圓形的微粒。其長徑約0.5--3um,短徑約0.1--0.5um。
(四)、細胞后含物:
1、馬鈴薯的淀粉粒:取切開的馬鈴薯一小塊,用鑷子鑷取少許白色混濁的漿液,置載玻片水滴中,加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淀粉粒呈卵圓形、橢圓形顆粒,較小的呈圓形,每一個淀粉粒中心有一特別明亮的臍點,常偏向一側;臍點外圍有明暗交替的“輪紋”圍繞。除了這種單粒淀粉外,馬鈴薯還有少許復粒和半復粒淀粉,水稻米粒多含復粒淀粉。
觀察后,加一滴碘液于蓋玻片邊緣,可見淀粉很快變成藍色。
2、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的草酸鈣結晶:用鑷子撕取洋蔥外部老鱗片表皮,做成裝片,可見表皮細胞中有菱形的單晶存在。
3、觀察葡萄葉柄基部橫切的細胞含有的針晶,制作徒手切片觀察。
五、作業:
1、繪一個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并注時各部名稱。
2、繪白菜葉,肉中的葉綠體,鴨跖草葉下表皮細胞的白色體,胡蘿卜根細胞中的有色體。
3、繪馬鈴薯三種形態的淀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