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 2015 年全國Ⅰ卷理綜第 39 題節選) 若要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 B 的菌體數,可在顯微鏡下用 直接計數; 若要測定其活菌數量,可選用 法進行計數。 例2 (2019 年全國Ⅰ卷理綜第 37 題節選) Ⅱ號培養基加入瓊脂后可以制成固體培養基,若要以該固體培養基培養目標菌并對菌落進行計數,接種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參考答案: 血細胞計數板 稀釋涂布平板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
解析: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利用顯微鏡、血細胞計數板等工具對純培養懸浮液直接計數來檢測樣本中的細胞數目。該方法能直觀、快速地檢測出單細胞狀態下的微生物或絲狀微生物所產生的孢子的數目,但是不能區分死細胞和活細胞,不適合細胞密度低的樣品。
釋涂布平板法常常需要先將樣品進行一系列的稀釋,然后吸取適量稀釋樣品涂布在平板上,在稀釋度適宜的情況下一個菌落是由一個活細胞繁殖形成的,從而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來推算活菌數。該方法能靈敏地檢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但實驗過程手續繁、耗時長、影響因素較多。 顯微鏡直接計數法由于不能區分死菌和活菌,因此計數結果往往比實際活菌數偏高。為避免把死菌計數在內,可用臺盼藍染色: 被染成藍色的為死菌,反之為活菌。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活菌數目的時候,由于相鄰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可能形成一個菌落,因此測定值比實際值小。 例3.(2016 年全國Ⅰ卷理綜第 37 題節選)若在某次調查中,某一實驗組平板上菌落平均數為 36 個/平板,而空白對照組的一個平板上出現了 6 個菌落,這種結果說明在此次調查中出現了 現象。若將30(即36-6)個/平板作為本組菌落數的平均值,該做法 ( 填“正確”或“不正確”) 。(參考答案: 污染 不正確) 設置不接種的空白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組,證明培養基制備過程中沒有被雜菌污染,增強實驗的說服力,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若該培養基上出現了菌落則說明實驗過程出現污染現象,應舍棄數據,查找原因,重做實驗。
例4.(浙江高考2016年10月)取適量含產脲酶細菌的10-4、10-5兩種土壤稀釋液,分別涂布接種到LB固體培養基和尿素固體培養基上,培養48h,推測固體培養基上菌落數最少的是( ) A.10-5稀釋液+尿素固體培養基 B.10-5稀釋液+LB固體培養基 C.10-4稀釋液+尿素固體培養基 D.10-4稀釋液+LB固體培養基 解析:在相同稀釋度下,選擇培養基上允許能分解尿素的菌類( 還可能有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 存活,而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上允許土壤中幾乎所有菌類都能生存,因此若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菌落數比選擇培養基的菌落數多,則說明該培養基有選擇作用。答案:A
例5、( 2018 年全國Ⅰ卷理綜第 37 題節選) 甲、乙兩位同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某一土壤樣品中微生物的數量,在同一稀釋倍數下得到以下結果:甲同學涂布了3 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110、140 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27、169 和176,取平均值124.有人認為這兩位同學的結果中,乙同學的結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參考答案: 正確稀釋后涂布平板,平板上的菌落數為 30~ 300 之間,乙同學的結果中三個平板的菌落數有一個只有27)。 解析:在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計數時,必須設置3個稀釋度并且成梯度,每個稀釋度重復3 次以上,取平均值,避免結果的偶然性,使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若上述乙同學的結果中三個平板的菌落數分別是30、169和176,能取三者的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嗎?對于數據的變異程度,最重要的度量方法是標準差。參照平板菌落數的允許差值如表1。
三個平板的菌落數分別是30、169和176,平板菌落平均數125處于101~ 300之間,標準差所允許差值為±≤50,運用標準差公式計數,上述例題標準差為82,已經超出允許范圍。因此,同一稀釋度的3次重復菌落數處于30 ~ 300的范圍內時,若數據相差較大,超過允許的差值,也應舍棄。舍棄數值30后不足三個平板,也不能用菌落數為169和176這兩個平板的平均值來推算樣品中的活菌數,而應找出原因并重新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