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南 浦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摘 要:本文用HACCP的基本原理對有機農產品種植過程的種植流程進行分析,經對照GB/T 19630.1- 2005《有機產品第I部分:生產》相關要求,確定了3.1 種植田塊的環境評估、農資采購、田間管理3個關鍵控制點,并對關鍵控制點的監控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HACCP;有機農產品;關鍵控制點
有機農產品是指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方式生產,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獸藥、肥料、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不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農產品,具有無農藥殘留、口感佳的特點,而且已被證實比普通農產品更具營養,加上現在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日益強烈,因而它的國內外市場前景非常樂觀。在國際上,美國早在1992年成立了國家有機標準委員會,以協助美農業部制定全國各種有機食品的標準,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有機農產品銷售市場,有機食品的銷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日本在20世紀60—70年代,為保護受到污染的農業環境,日本民間自發組織了自然農法國際基金會、大地保護會、日本有機農業協會等,生產并提供社會“無公害、清潔、有益健康”的自然食品和有機食品;1993年4月,日本農林水產省正式實施有機農產品標準,同年7月,又提出日本農業法修正案(JAS),經國會通過后正式實施;1995年以后,日本的有機食品市場規模急劇擴大,1996年其銷售額為1945億日元,1999年為3000日元,2000年已達3500億日元,有機食品的年增長率達10%以上;目前,日本從事有機農業生產的農戶占全國農產總數的30%以上,提供的有機食品增加到130多種,其中有40多種出口到歐美國家。我國有機農產品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執行國際通行標準,主要滿足國際市場需求,服務于出口貿易;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但與國際上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距離,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生產規模小、分布區域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開發投入不夠等問題。
從技術層面講,有機農產品種植管理技術等基礎性研究不足,可能是阻礙我國有機農產品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鑒于近幾年有機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規范問題,使公眾對有機農產品的生產產生疑惑,直接影響公眾對有機農產品的接受度和有機農產品銷售市場的健康發展。本文探索旨在探索將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方法引入到有機農產品種植管理過程中,目的是消除有機農產品種植過程中的不規范現象,確保有機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高廣大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信任。
1. 有機農產品種植流程
有機農產品種植流程包括10個階段,即種植田塊的環境評估(種植地的選擇)→農資采購(種子、種苗和農業投入品)→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肥料使用)→采收→整理→包裝→成品檢驗→儲存→運輸。
2 .有機農產品種植環節的危害分析
運用HACCP原理對蔬菜種植過程中各環節的生物、物理及化學危害的分析與控制,其結果如下。
2.1 種植田塊的環境評估
根據GB/T 19630.1- 2005《有機產品第I部分:生產》中“4. 1.2 產地環境要求”,有 機 農產品生 產環境評估包括3個方面:
2.1.1種植田塊周邊環境的要求,即有機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區域;
2.1.2種植田塊要求:a) 土 壤環境質量符合GB 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b) 農 田灌溉用水水質符合GB 5084的規定。c) 環 境 空氣質量符合GB3 095-1996中二級標準和GB 9137的規定”要求。
2.1.3緩沖帶和棲息地的要求,即如果 農 場 的有機生產區域有可能受到鄰近的常規生產區域污染的影響,則在有機和常規生產區域之間應當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生產地塊不受污染。以防止臨近常規地塊的禁用物質的漂移。同時,在 有 機 生產區域周邊設置天敵的棲息地,提供天敵活動、產卵和寄居的場所,提高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2.2 農資采購
有機農產品種植農資農資采購涉及以下3方面要求:
2.2.1種子和種苗選擇。:a)應 選 擇 有機種子或種苗。b)當從市場上無法獲得有機種子或種苗時,可以選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過的常規種子或種苗,但應制定獲得有機種子和種苗的計劃。c)應 選 擇 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對病蟲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應充分考慮保護作物的遺傳多樣性。d)禁 止 使 用經禁用物質和方法處理的種子和種苗。
2.2.2肥料。外購的商品有機肥,應通過有機認證或經認證機構許可。
2.2.3農藥。必須是通過有機認證的生物農藥。
2.3 播種
a)應 采 用 作物輪作和間套作等形式以保持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持土壤肥力。b)在 一 年 只能生長一茬作物的地區,允許采用兩種作物的輪作,禁 止 連 續多年在同一地塊種植同一種作物,但牧草、水稻及多年生作物除外。c)應 根 據 當地情況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噴灌、滲灌等)控制土壤水分。d)應 利 用 豆科作物、免耕或土地休閑進行土嚷肥力的恢復。
2.4 田間管理
2.4.1 病蟲草害防治。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通過選用抗病抗蟲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曬土,清潔田園,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蟲草害的作用。還應盡量利用燈光、色彩誘殺害蟲,機械捕捉害蟲,機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蟲草害。以 上 方 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時,可以適當使用經有機認證的生物農藥。
2.4.2肥料使用。a)保 證 施 用足夠數量的有機肥以維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營養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b)限 制 使 用人糞尿,必須使用時,應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并不得與作物食用部分接觸。禁止在葉菜類、塊莖類和塊根類作物上施用。
2.5 采收。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分別采收。
2.6整理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分別整理。
2.7包裝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分別包裝。
2.8成品檢驗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分別檢測。
2.9儲存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單獨倉庫或專門區域進行儲存。
2.10運輸
當同一農場,存在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平行生產時,應分別運輸。
3.種植過程中關鍵控制點的確定
3.1 種植田塊的環境評估
如果種植田塊周邊有可能嚴重污染農作物的化工廠、垃圾場等場所存在,或種植田塊的土壤、灌溉用水、空氣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那么該田塊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肯定會存在農藥、重金屬等物質,無法達到有機產品的標準要求,因此種植田塊的環境評估應該列為關鍵控制點。
3.2 農資采購
種質資源、農藥、肥料是有機生產的物質保障,如果這類物資本身達不到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的相關要求,就根本不可能生產出真正的有機農產品,因此,農資采購應該列為關鍵控制點。
3.3 田間管理
病蟲草害防治和肥料使用不當或不規范,將會引起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問題,直接影響產品達不到有機農產品標準要求的后果,因此,田間管理應該列為關鍵控制點。
采收→整理→包裝→成品檢驗→儲存→運輸等環節的問題,主要存在于平行生產過程中產品間的混放,因此,可以通過前提計劃中采取措施來解決,因此,沒有必要列入關鍵控制點。
4. 關鍵控制點的監控
對3個關鍵控制點進行重點監控,具體指標及措施見表。
有機農產品種植過程中關鍵控制點的監控
CCP
|
CCP必須達到的指標
|
CCP的監測程序
|
監測頻率
|
監控人
|
CCP出現偏差的糾正措施
|
CCP1
|
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區域;土 壤環境質量符合GB 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b) 農 田灌溉用水水質符合GB 5084的規定。c) 環 境 空氣質量符合GB3 095-1996中二級標準和GB 9137的規定”要求。
|
有機農產品生產管理體系文件進行確定
|
種植前進行環評
|
有機農產品生產者、第三方認證機構
|
不符合要求,不能進行有機農產品的種植
|
CCP2
|
種子、農藥、化肥均應有相關合格證明
|
審核農資生產企業的資質,充分了解其產品的性能
|
農資采購時
|
有機農產品生產者
|
不符合要求農資的不予購買
|
CCP3
|
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合成肥料及未經處理的人糞尿
|
根據標準要求進行病蟲害防治和肥料使用
|
有機農作物生長期間
|
有機農產品生產者
|
出現偏差的相關田塊的產品進行隔離,通過檢測進行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