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受到“應多素少葷”的影響,尤其是聽了一些專家言論,說是吃素能夠減少患心血管病的機會,更加重了對葷類菜肴的偏見,便以為“吃葷害處多,吃素才長壽”。其實,這種觀念不夠全面,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是錯誤的。
據報道,現代一位高僧在臨終前,醫生曾為他做過較為全面的身體檢查,結果發現他患有非常嚴重的營養不良,這才是導致他去世的主要原因。另外,有醫學家對嵩山少林寺眾多碑文進行了詳細研究和考證,結果發現一個驚人秘密:碑文中記載的大部分和尚都是死于30~40歲。這些“不沾葷腥”專門吃素者之所以“英年早逝”,是不是同樣死于營養不良呢?
葷菜盡管有其對人體不利之處:易致肥胖、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但它亦有功不可沒之所在:增強人體質,補充腦細胞,促使骨骼生長,使人肌肉更加結實,皮膚更有光澤,精力充沛。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膳食標準遠遠高于常人,他們只有吃了足夠的“葷菜”,才有精力完成超過常人的運動量。如果天天給他們吃“青菜蘿卜”,還能“動”起來嗎?我國西北地區有一種個頭不算高的馬,由于它每天要翻山越嶺,所以主人每天都要喂給它一定數量的肉食,才使得它們“爬山如履平地”。
最近有專家提出:欲長壽,一兩肉;欲延年,一個蛋。日本醫學專家認為,只有食用一定數量的肉食才能夠長壽。因為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氨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他們對70歲的老人進行了長期跟蹤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長壽需要如下眾多條件:血液中的血色素要多,胖瘦適中,手的握力要大,短期記憶力要強,要有熱愛運動的習慣,不抽煙、少飲酒,要經常參加社會活動,多喝牛奶,吃一定量的肉類。專家還指出,老年人每天應當吃50克肉、80克魚、一個雞蛋(50克)、一瓶牛奶(200毫升),這是對健康長壽最為有利的。
凡事都是辯證的,吃素、吃葷都不可走極端。最理想的應當是“葷素合理搭配”,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具體到個人攝入量也各不相同:如患心血管病者自然應少吃肉食和葷菜,免得加重病情;而正處在長身體、長智力時期的青少年,以及孕期女性,則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的分量,促使他們及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另外,那些從事體育競技運動、艱苦繁重工種、腦力勞動者,都應搭配較多動物性食物作為“動力”的補充,確保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