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北方地區,流傳著每到立秋這個節氣就“貼秋膘”的習俗。對于這種習俗的來歷,可能存在多種說法,但廣為人知的是,由于以前我國北方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比較低,經過夏季辛勤的勞作,為了彌補勞動者身體的虧損,到了立秋這個節氣,就要殺豬宰羊,做些營養比較豐富的菜肴,給那些壯勞力補養身體,也就是所謂貼秋膘。有些鄉下人進了城,這個習俗也隨之帶到城里。可以說,在生活水平低下、物質條件比較缺乏的年代里,貼秋膘這個習俗不僅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對保護我國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然而,時至今日,貼秋膘這個習俗也應與時俱進,有所轉變了。這是因為近十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城市居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因脂肪攝入量增加已經出現了營養過剩,尤其是脂肪攝入量的問題更為突出。據調查,一些大城市的居民油脂的消費量已遠遠超出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所規定的攝入量指標,以致肥胖者層出不窮,高脂血癥、高血壓及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對于這部分人來說,應該說是不必貼秋膘的。否則,很可能會雪上加霜,誘發或加重病情。對于農村居民和正常人群而言,平時以素食為主的人,到了立秋的時候,在身體和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貼秋膘的。但要注意“貼”得適度,講究飲食衛生和葷素搭配,不暴飲暴食,以免把好事變成壞事。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注重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才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