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在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在山東,“冬至餃子夏至面”;在江蘇,夏令有三鮮: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三鮮是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鮮是海絲、鯽魚和咸鴨蛋;在陜西,夏至食粽子等。
北京: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在民俗回歸的當下,凡是跟夏至節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推薦菜譜:炸醬面
材料:五花肉,豆瓣醬,大蔥,姜,花椒,八角
做法:
1.先準備吃面的面碼,黃瓜洗凈,水蘿卜洗凈、香芹、豆芽、青蒜,本來還應該有點香椿,但這會兒過季了,如果講究的還得來點黃豆、青豆唔得,這個才碼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應季的蔬菜來
2.去皮五花肉切丁(大小您按您的嘴愛吃的大小決定)蔥姜切末(嫌棄不愛吃蔥姜的可以做蔥姜水個一小碗用)
3.菜碼切絲,豆芽略焯
4.鍋內放油煸香花椒;將煸出香味的花椒撈出
5.鍋中放入切好的肉丁;中火煸炒放入一個大料瓣
6.肉煸炒出香味,變色;放入豆瓣醬
7.少許開水加入改小火慢慢煸炒
8.醬被煸炒出豆醬的香味,放入少許蔥白、少許姜末或姜汁出鍋即可
江蘇無錫: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推薦菜譜:韭苔餛飩
材料:豬肉,韭菜苔,餛飩皮
做法:
1.選一塊肥三瘦七的豬肉,剁成肉糜,洗凈韭菜苔,切成細末,姜切末,加入鹽、少量醬油,加入適量食用油,稍加一點水,攪拌成菜餡。
2.餛飩皮兒(我是買的現成的,也可以自己做)
3.取一張餛飩皮,用筷子挑上攪拌好的肉餡放在面窄的那頭,卷起來,包好
4.包好了餛飩,用一個雞蛋做出蛋皮放到一邊涼著,鍋里添加適量的水,水開后,先用大勺子將水攪開成旋渦狀再慢慢下入包好的餛飩,蓋鍋煮沸,中間適時用大勺子推一下,水開后不再蓋鍋蓋點入涼水煮制看到餛飩鼓起來。撒入蔥末紫菜,切成細絲的的雞蛋皮等
5.出鍋
浙江紹興: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
夏至日照最長,故中國紹興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舊時,人不分貧富,夏于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其時,夏收完畢,新麥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嘗新習俗,諺日“冬至餛飩夏至面”。亦有做麥糊燒者,即以麥粉調糊,攤為薄餅烤熟,亦帶嘗新之意。
推薦菜譜:麥糊燒
1.將25克精鹽放入400克溫水(或冷水)中溶化,加少許味精。500克面粉放入盆內,倒入鹽水,加上青蔥末拌勻成糊狀。若老人或幼兒食用,則可適當多往面中加點兒水。若年輕人吃,則可少加些水,將面糊調得稠些。加精鹽或白糖等均可按照個人的口味適當增減用量。不喜蔥香味者,不加亦可,只加點兒料酒,其味也醇香誘人。
2.鍋放火上燒熱后加一小匙菜籽油,滑一下鍋,待油開始冒煙時,倒入1/lOl/5的面糊,用鍋鏟將糊攤開,厚為34毫米,煎烤至表面起泡后,翻面后再煎烤一小會兒即可出鍋食用。這就是香軟可口的麥糊燒了。
山東: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推薦食譜:咸香過水面
材料:茄子、黃瓜、西紅柿;芝麻醬、蒜。
做法
1、鍋中放油,炒雞蛋;放入西紅柿,炒成西紅柿鹵備用。
2、另起鍋,放油,炒肉末;放入茄子,炒成茄子鹵備用。
3、黃瓜切絲,香椿、胡蘿卜咸菜、糖蒜切末。
4、麻醬加入少許鹽涼水,用筷子輕輕順時針攪拌,待水分漬入醬里,再放少許鹽涼水,攪至稀泥狀時即可;蒜瓣剁成泥,加醋調勻。
5、面條用水煮熟后過涼開水,放在碗里。
6、碗裝涼面端至餐桌上,撒上黃瓜絲等;澆上醋、蒜,再以勺澆上調好的芝麻醬,用筷子均勻攪拌。
其它地區的夏至食俗
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陜西,此日食粽,并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后食用或贈送親友。
中國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里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臘肉,說是吃了就會疰夏。
【相關閱讀】
夏至重養胃每日飲食清淡為主
夏至養生多吃苦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