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肉和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2、豬肉與羊肝
中醫云:“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主要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看,亦不相宜。
3、豬肉與大豆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 ——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復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干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故豬肉與黃豆不宜搭配,豬蹄燉黃豆是不合適的搭配。
4、豬肉與芫荽
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
羊肉飲食禁忌
1.忌與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5.不宜與南瓜同食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2.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于體內陽氣的生發,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忌與西瓜同食
吃羊肉后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后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4.部分病癥忌食羊肉
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干痛、牙齦腫痛者,或腹瀉者,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教你如何挑選羊肉
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的多是綿羊肉,比如炒菜、涮羊肉等等,可最近有很多人詢問,飯店里有些用山羊肉做的菜,比如“燉黑山羊肉”、“清燉山羊肉”等,到底和綿羊肉有什么區別?
從口感上說,綿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這是由于山羊肉脂肪中含有一種叫4一甲基辛酸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揮發后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膻味。
不過,從營養成分來說,山羊肉并不低于綿羊肉。相比之下,綿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這就是為什么綿羊肉吃起來更加細膩可口的原因。 山羊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膽固醇含量比綿羊肉低,因此,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心臟病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
山羊肉和綿羊肉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中醫上認為,山羊肉是涼性的,而綿羊肉是熱性的。因此,后者具有補養的作用,適合產婦、病人食用;前者則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后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涼性的食物和瓜果等。
買肉時,綿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幾個鑒別方法:
一是看肌肉,綿羊肉黏手,山羊肉發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綿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纖維,綿羊肉纖維細短,山羊肉纖維粗長;
四是看肋骨,綿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則寬而長
牛肉飲食禁忌
現代研究認為,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宜于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的病人食用。適宜用量每餐約80克,過量食用可能會提高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幾率。
凡有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牛肉;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相關閱讀】
“牛肉香腸”吃出豬肉味 老板:牛肉香精摻少了
吃豬肉不如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