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各種帶有“營養”字眼的產品成為消費者爭相選購的節日禮品。面對鋪天蓋地的產品宣傳和層出不窮的概念炒作,消費者到底該如何購買到合適的營養產品?于小冬給出的建議是,消費者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的“營養”所需,又知道營養產品的“營養”所在,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地挑選營養產品或者營養食品。
三個層面認識“功能”
目前市場上眾多的營養產品,尤其是營養食品,商家對其功能的宣傳可謂是獨具匠心。(關于營養食品的現狀調查,詳見本報2010年12月14日起推出的“營養食品調查系列報道”)
于小冬表示,按照法規,一個普通食品在市場上宣傳功能是不行的,同樣的道理,營養食品夸張的功能宣傳也有打擦邊球的嫌疑。但是從理論上說,沒有功能的產品是不存在的。食品也不例外。
一般來說,食品本身有3個層面的功能。第一個層面,食品能讓人吃得飽和解渴,這種功能這是最明顯的,叫做解決“顯性饑餓”。實際上,食品供應人的營養方面還有很多過去不為知的東西,包括在食品里存在的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這些東西都是不知不覺地伴隨著解決“顯性饑餓”的過程吃進去的。我們把礦物質、維生素的缺乏叫做“隱性饑餓”,解決“隱性饑餓”應該是食品的第二個層面的“功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食品還有第三層面的功能。那就是食品具有提升人體某種功能性的作用,當前全球食品呈現功能化的趨勢,實際是在這一層面上發展。如小孩子的食品中添加DHA能夠增加智力發育。有些食品是天然食品,但是它能夠有助于人們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是這個功能的體現。
五類產品成為重點
在于小冬看來,與傳統的醫學是維護健康的理念不同,營養產品或者說營養食品的理念是講究“治未病”,即通過營養健康的食品,實現營養均衡,不得病、晚得病、少得病,來解決健康問題。
于小冬認為,營養產品或者說營養食品的發展重點有五大類,第一是營養強化的主食品,就是在主食里面添加必需的營養素;第二是發展全谷物和雜糧食品。全谷物食品是基本按照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和比例的食品,也就是“原汁原味”的谷物食品,即使有工藝加工也必須基本保存住食品里面原有營養;第三是鼓勵有機食品和富營養產品。根據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的情況,兩大類富營養產品要很好地鼓勵發展,一是奶類及其加工品,二是豆類和豆的深加工產品;第四是功能性食品,功能性的食品可以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達到一些特定的健康訴求。還有特殊膳食,這是一類新的食品,主要是針對特殊和特定人群的,比如說配合糖尿病治療的食品,配合高血壓治療的食品,配合各種各樣的慢性疾病和急性疾病治療的食品,所以叫特殊膳食;第五是膳食補充劑,就是從食物里提取的一些提取物,一些活性物質,可以制成各種各樣的劑型的膳食補充劑。因為補充劑的營養成分含量比較集中,可以在短時間比較快的提高某一種缺乏營養素的攝入,又便于攜帶,所以人們尤其是收入較高的階層容易接受。
選購產品因人而異
既然營養食品的種類如此豐富,春節期間消費者到底該如何挑選,于小冬的建議是因人而異。
首先,消費者一定要克服對營養產品,特別是營養品或者營養食品的盲從心理,做到購買時知己知彼,真的有需要再選購,而不是一味的跟風。
其次,要注意查看營養產品或者營養食品的“營養標簽”,盡管目前我國自去年7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營養標簽只規定了標明5種基本營養元素即可,但消費者也要學會看營養標簽,尤其是一些成分標注比較清楚的營養標簽,了解產品的營養成分,看是否與自身需求相吻合或者與自己身體的某些特殊情況相悖。
再次,消費者一定要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產地、生產者、保質期等基本信息,可以選擇一些權威機構推薦、帶有這些機構標識的營養產品。
于小冬還建議,消費者在選擇營養產品或者營養食品的時候,要與年齡結構、氣候狀況等因素相掛鉤。他認為,第一,年輕人應該多選擇一些有機食品,進口的有機食品都有專門的全球通用的標識;第二,年輕人一般不要選擇保健品等營養產品,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則可以選擇保健品這樣的營養產品;第三,春節正值冬季,流感多發,干燥寒冷,消費者可多選擇一些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產品或食品,如富含維生素C、螺旋藻的產品或食品,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幫助大家過一個健康、祥和的兔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