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忌口是指患病時應忌什么飲食;廣義的忌口還包括因年齡、性別、體質、氣候、地區的不同和藥物的配伍禁忌以及藥物與食物、食物與食物之間的相克、不宜和禁忌。
古醫籍曰:“不遵禁忌,誤在放縱;概不敢食,誤在拘泥;而當食不食,坐失亦多矣。”科學的忌口是辨證的,一分為二的,各人應根據自身狀況的不同,靈活運用。不要毫無禁忌,放縱飲食;也不要盲目忌口,將“忌口”變成了“閉口”,會導致人體必需的營養得不到滿足,危害健康。筆者發現不少有關忌口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西醫不忌口
不少人認為只有中醫才重視忌口,這不對。其實,西醫一樣需要忌口,有的還特別強調忌口。例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之戒煙,糖尿病之忌糖,過敏性、化膿性中耳炎之忌蛋。痛風病的忌口就更多了,什么酒類、紅茶、紅肉、酸性食物、老火靚湯,都不宜多吃。
二、寧戒勿食
有的人患病時過分恐懼食物的毒副作用,對懷疑或傳聞有礙治病的食物,一概不吃,甚至對一些較為中性又富營養的食物,也不敢食用。例如有人認為癌癥患者不能吃“發物”。其實,虛弱的癌癥病人,正是需要這些所謂的發物,例如魚、蝦、雞、蛋等,用這些豐富的蛋白質,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三、因噎廢食
有人常把自己一次偶然的體驗變成不變的規律。例如飲過一兩次牛奶出現腹瀉,以后就再也不敢喝了,這多可惜呀。其實,人對食物是可以逐漸適應的,也可以通過脫敏的辦法,從少量到多量逐步適應。
四、以訛傳訛
患病忌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說法和禁忌,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存在以訛傳訛的誤區。
總之,如果記不住什么食物會相忌,最好的辦法是:第一,食物多樣化,經常更替飲食品種;第二,進食兩種以上涉嫌相忌的食物,最好相隔一些時間,避免不良的化學反應。人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偶然“相克”一下,問題是不大的。(顧玉潛)
古醫籍曰:“不遵禁忌,誤在放縱;概不敢食,誤在拘泥;而當食不食,坐失亦多矣。”科學的忌口是辨證的,一分為二的,各人應根據自身狀況的不同,靈活運用。不要毫無禁忌,放縱飲食;也不要盲目忌口,將“忌口”變成了“閉口”,會導致人體必需的營養得不到滿足,危害健康。筆者發現不少有關忌口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西醫不忌口
不少人認為只有中醫才重視忌口,這不對。其實,西醫一樣需要忌口,有的還特別強調忌口。例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之戒煙,糖尿病之忌糖,過敏性、化膿性中耳炎之忌蛋。痛風病的忌口就更多了,什么酒類、紅茶、紅肉、酸性食物、老火靚湯,都不宜多吃。
二、寧戒勿食
有的人患病時過分恐懼食物的毒副作用,對懷疑或傳聞有礙治病的食物,一概不吃,甚至對一些較為中性又富營養的食物,也不敢食用。例如有人認為癌癥患者不能吃“發物”。其實,虛弱的癌癥病人,正是需要這些所謂的發物,例如魚、蝦、雞、蛋等,用這些豐富的蛋白質,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三、因噎廢食
有人常把自己一次偶然的體驗變成不變的規律。例如飲過一兩次牛奶出現腹瀉,以后就再也不敢喝了,這多可惜呀。其實,人對食物是可以逐漸適應的,也可以通過脫敏的辦法,從少量到多量逐步適應。
四、以訛傳訛
患病忌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說法和禁忌,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存在以訛傳訛的誤區。
總之,如果記不住什么食物會相忌,最好的辦法是:第一,食物多樣化,經常更替飲食品種;第二,進食兩種以上涉嫌相忌的食物,最好相隔一些時間,避免不良的化學反應。人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偶然“相克”一下,問題是不大的。(顧玉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