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一直是市民消耗量最大的肉類,它不但給人體提供優質蛋白、脂肪、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而且,經過加工烹調后,豬肉味道鮮美,也容易消化吸收。
今年春節后,豬的“身價”倍增,行情看漲。到目前,各大超市瘦肉的價格已漲到500克14元,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無肉不成席”,隨著豬肉價格的一路攀升,有的市民轉移目標,價格稍低的雞、鴨、魚等禽肉、水產品更多地出現在餐桌上,大有取代豬肉之勢。但“豬肉吃少了,營養能保障嗎?”
“雞、鴨、魚等禽肉,其味道之鮮美,不僅絲毫不遜于豬肉,從營養學角度看,營養成分比豬肉更勝一籌。”解放軍大坪醫院營養科主任、教授蔣寶泉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優質蛋白
禽肉魚類含量高
蔣寶泉介紹,豬瘦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左右,禽肉、魚類的蛋白質含量高于豬肉,其中雞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約為20%,鴨肉約為16%,魚肉約為18%.而且,它們所含的都是完全蛋白質,富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這些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很容易被人體充分吸收和利用。因此,禽肉、魚類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較好的蛋白質食品來源,對體質虛弱、病后或產后的人群也非常適宜。
此外,禽肉,尤其是雞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賴氨酸,其含量比豬肉高10%以上。賴氨酸是谷類食物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它的缺乏會直接降低谷類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對以谷類為主食的市民來說,雞肉無疑是一種極好的補充賴氨酸的天然食物。”
脂肪含量
豬肉多于禽肉魚類
“豬肉等畜肉的脂肪含量高,主要以飽和脂肪為主。”如豬瘦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約為7%,牛、羊瘦肉脂肪含量較低,約為3%.畜肉脂肪的過量攝入不利于心腦血管的健康,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更要限制畜肉的過量攝入。禽肉、魚類的脂肪含量比豬肉等畜肉少,而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的含量達20%左右,易于消化吸收。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與組成是衡量食物油脂營養價值的重要方面,在畜、禽脂肪中,禽類脂肪所含必需脂肪酸的量高于畜肉脂肪,“總的來說,禽類、魚類脂肪的營養價值高于畜類脂肪。”
維生素等
禽畜含量約相當
畜肉的鐵含量高于禽肉,以豬肝最為豐富。畜、禽肉中的鐵主要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較高,是膳食鐵的良好來源,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雖然禽肉的鐵含量不及畜肉,但禽類的肝臟富含多種礦物質,其平均水平高于畜肉。如雞肝的鐵含量高于牛肝和羊肝,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是豬肝的兩倍,是牛肝的3倍多。此外,禽類的心臟也是含礦物質非常豐富的食物。
除了礦物質以外,禽肉也可提供多種維生素,主要以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為主。內臟含量比肌肉多,肝臟的含量最為豐富。在禽肉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煙酸、鈣、磷、鉀、鈉等多種營養素,非常適合營養不良、貧血、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禽肉魚類
味道更加鮮美
除了以上的營養素以外,肉類在烹調時,加入少量鹽,在肉湯中能有效地溶出一些含氮浸出物,包括一些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類物質、肌酸和肌酐等。含氮浸出物是鮮味的主要成分,禽肉、魚類的含氮浸出物較畜肉多,故禽肉、魚類燉湯的味道較畜肉鮮美;另外,含氮浸出物可以消除疲勞,使人精神振奮,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