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性溫而味酸、澀,能理脾和胃化濕,平肝祛風,散淤活血,舒經通絡。主治吐瀉腹痛、腓腸肌痙攣、濕痹、痢疾、黃疸、腳氣、腰膝酸軟無力等癥。
《詩經》有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可見木瓜很早就被我先民認知,并長期被當成藥食兩用的佳品。民間有“杏一益,梨二益,木瓜百益”之說,故木瓜又有“百益之果”的美稱。
木瓜為我國特有的野生果木之一,亦稱鐵腳梨,又叫秋木瓜、酸木瓜、宣木瓜、川木瓜等,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貼梗海棠的果實。我國山東、安徽、湖北、貴州、四川等地均有栽培,尤以安徽宣州所產木瓜質量優異聞名,故有“宣木瓜”之稱。木瓜既是食品,又可入藥,其所含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是極好的綠色保健食品。
亦食亦藥,治病功高
木瓜性溫而味酸、澀,能理脾和胃化濕,平肝祛風,散淤活血,舒經通絡。主治吐瀉腹痛、腓腸肌痙攣、濕痹、痢疾、黃疸、腳氣、腰膝酸軟無力等癥。現代研究表明,木瓜的藥理作用頗多,具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抗炎、抗風濕、利尿及鎮痛等作用,并對多種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結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祛風除痹木瓜在臨床上多用于各種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尤其為風濕痹痛所常用。取木瓜、沒藥末、乳香末各適量,將沒藥末與乳香末放入木瓜之中,蓋嚴而以竹器固定。在灶上蒸10~15分鐘,研成膏狀,每次取3~5湯匙,用黃酒燉熱服食。既可治療頸項強直、不能轉動,又可治療風濕手足不能舉動。
此外,也可單用木瓜煮爛研漿,外敷醫治腳膝急痛。或將木瓜與吳茱萸、紫蘇、檳榔等相配伍,制成散藥或丸藥,可治腳氣腫痛、腰膝軟弱、行動無力、拘攣疼痛等。若治吐瀉轉筋,可取木瓜配伍小茴香、吳茱萸等熬湯服食,亦可單用木瓜與少量大米合煮成湯內服。
治療濕滯痢疾治療濕滯痢疾、痢下赤白或瀉而不爽,可內服干木瓜片,每片0.5克,相當于生藥1.13克,成人每次服5片(兒童酌減),每日3次。5~7天為1個療程,病情嚴重者可連服2個療程。此方用于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有良效,且無副作用,尤其適宜于年老或體弱之患者服用。
治療手術后腸粘連取木瓜、牛膝各50克,共浸于500毫升白酒中,7天后濾取藥酒,每晚睡前視本人酒量大小酌情適量飲服,效果較好。此藥可連續泡2次,仍用白酒500毫升。
治療兒童尿急尿頻可用生木瓜1枚切片,酒浸1周,每次取1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下。本方療效較佳,一般病情輕者服5劑即愈,重者服7劑亦可痊愈。
治療腳癬取木瓜、甘草各30克,加水煎湯,放涼后洗腳,每次浸洗5~10分鐘,每天1劑。一般用藥1~2周可見效。
此外,木瓜尚有消食作用,能夠治療消化不良,尤其對治療肉食積滯很有幫助。
同名異果,選用莫混
在此特別要指出,尚有兩種同名異果的木瓜,其性能功效各不相同,因而有附帶加以介紹的必要,以便防止發生混淆。
一種是番木瓜,又名萬壽果或番瓜,廣東、廣西等地亦稱木瓜,還享有“嶺南果王”的美譽。番木瓜性溫味甘,能補中益氣,滋補脾胃。此果通常為鮮食,也可煲湯食用,還可制成多種加工品,其黑色種子則可榨油。
另一種是文冠果,也叫文官果或崖木瓜,河北、山西等地稱之為木瓜。此果的種子可供食用,亦可榨油食用或用來制肥皂。文冠果雖然也有木瓜之稱,但并無藥用價值。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木瓜也有禁忌。因木瓜含有機酸較多,凡胃酸過多者不宜服用;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澀痛者也不宜服用;精血虛而真陰不足者亦不宜服用。木瓜不可多食,多食則損齒及骨。本品又含鉛與鐵,故不宜用鐵鍋熬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