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吃什么補什么。想補鈣?非骨頭湯莫屬。而今,這種流傳廣泛的觀念已經被人們用科學數據糾正。
補鈣者
骨頭含鈣確實豐富,但骨頭中的鈣因其化學結構的關系很難溶解到湯里。如果放點醋,可以讓鈣的溶解度有所增加,但溶解的量畢竟有限。
有關部門的測定結果顯示,1碗豬骨湯中所含鈣量僅有1.9毫克,與成年人每日需800毫克鈣量相去甚遠。補鈣者應當把目光重點投向牛奶和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它們才是鈣元素良好的食物來源。
痛風病人
引起痛風的罪魁禍首是嘌呤。嘌呤存在于許多食物中,特別是各種動物內臟、魚、貝殼類。因為嘌呤是水溶性的,烹煮后大部分便溶入湯里,所以雞湯、肉湯、魚湯的嘌呤含量往往很高。
湯的鮮味拜嘌呤所賜,其鮮味是味精的20倍,海鮮的嘌呤含量高,味道也就比河鮮好。正是這些嘌呤過量進入痛風病人體內后,很快就引起痛風急性發作,或加重病情。
高血脂、肥胖人群
用豬肉、老母雞、老鴨等燉出來的濃湯,脂肪含量較高,冷卻后常浮著厚厚的一層油花。在物資匱乏、生活艱苦的地區,這些浮油給人們帶來的是滿足和幸福,但在生活條件比較富足的大都市,這些油花帶給人們更多的皮下和內臟脂肪、更高的血脂以及更沉重的健康隱患。
建議高血脂、肥胖患者在喝湯時,將表面浮油撇去,喝余下的清湯。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降脂減肥湯,喝湯、治病兩不誤。
總之,人們在烹制美味鮮湯時,除了適合口味以外,還要考慮到身體條件,不僅要喝出滋味,更要喝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