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的外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南美洲厄瓜多爾的比爾卡班巴和我國廣西巴馬及新疆和田的一些村莊被稱為“世界五大長壽地區”。
這些地方,60歲的人還只是年輕人,活到100歲之后才可以算是老年人。那里的人們之所以長壽,秘訣極為簡單,就是食得新鮮,終年勞作,心平氣和。他們以吃谷物和蔬菜為主,這一點是生活在別的地方的人們也可以效仿的。
人靠食物才能生存,我們吃的食物是為機體提供新陳代謝的能源,也是制造細胞的原料,而一個個的細胞結合在一起構成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只有食得健康,構成人體的細胞、器官才能健康,人也就健康。
讓我們先看一看今天有些城里人鐘情的“垃圾食品”吧:有人喜歡方便面、快餐食品,迅速填飽肚子;有人愛吃甘甜、膨化、油炸的深加工食品,食不厭精;有人喜歡吃腌制的或能長期保存的肉類熟食。殊不知在這些食品中,有的加入了多種的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調料等化學添加劑,有的營養素比例嚴重失衡,長期、大量食用這樣的速食、“細食”和肉類熟食,必將污染人的體內生態環境,造成各種疾病。
食品除了含有人類所需的基本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之外,天然的綠色食品還富有多種養料,如谷物胚芽、葉綠素、酶、纖維素及其他活性物質,如我們已經知道有西紅柿、胡蘿卜、橙子所富含的類胡蘿卜素,豆類中的異黃酮等成分。它們中有許多可以預防癌癥和心臟病,延緩老化,是人們還遠遠沒有認識清楚的營養物質。
食物的天然活性就存在于這些物質中,換言之,它們是“活的”,我們吃蔬菜和水果時就攝入了生命活力。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不被破壞的營養素,在經過清潔處理后,最好是生吃未經去皮的水果和蔬菜。需要烹調的蔬菜也要盡可能做得生一些、新鮮一些(除了少數必須做熟的)。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食物中含的“生命必備要素”就越少,甚至“死掉了”。
據科學家的統計,世界上可食植物中有70%是可以生食的。生食,能夠提高人的免疫力,預防疾病,科學研究證明,生食甚至能治療某些疾病。但是我們已經太習慣于并且太追求食物煎、炒、烹、炸后的口感和口味了。不錯,熟食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但同時,在做熟的過程中食物里很多人體所需要的活性成分也隨之丟掉了。為了健康長壽的目的,我們要在平衡飲食的基礎上,盡量多吃些生食,要在餐桌上提高生食的地位,增加生食的分量,減少過度煮熬的食品,盡量遠離“垃圾食品”。
生食,應是一種理智的選擇。吃東西,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