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又名芫荽,最初稱為胡荽,英文名Coriander Herb,原產于中亞和南歐,或近東和地中海一帶。據唐代《博物志》記載,公元前119年西漢張騫從西域引進香菜,故初名胡荽。后來在南北朝后趙時,趙皇帝石勒認為自己是胡人,胡荽聽起來不順耳,下令改名為原荽,后來演變為芫荽。
據民間傳說,商紂王昏庸無道,朝政荒蕪,崇信妖妃,殘害忠良。周文王順天意,主正義,集諸侯,討伐商紂。趙公明逆天意,助商紂,命喪疆場。趙公明的三個妹子云霄、瓊霄、碧霄為兄報仇,與姜子牙對陣。兩軍激戰混亂中,楊戩放出了哮天犬,把碧霄的褲檔一口扯爛了.碧霄害怕露出羞處,臊的兩手捂住羞處蹲了下去。云霄、瓊霄一下于趕了過來,撿起一塊條石,照準哮天犬的后腦勺打去,一下子把哮天犬打的腦漿四噴。碧霄褲檔被扯爛,失了貞體.恨死了哮天犬,把死犬拿來扒了皮,吃了狗肉。吃了肉,喝了湯,解了恨,嫌狗皮和狗爪扔在那搭惡心,就地挖了個小坑埋上。誰知哮天犬也是得道仙犬,它的毛長成一種香草,后人稱為香菜。
言歸正傳。香菜傳入中國后,民間主要用作調味,比如蘭州牛肉拉面或西安羊肉泡饃,非香菜不正宗。據有關記載,因帶有刺激的特殊清香氣味,香菜被道家列為“五葷”之一,并被當作驅邪鎮鬼的法寶。例如,將香菜和酒煮開,灑在受驚嚇的小孩身上,便無大礙了。此外,香菜還有頗高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香菜可消谷,補虛,治五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講,“芫”字為“魚毒也”:“荽”字為“香口也”。
傳統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甘,能健胃消食,發汗透疹,利尿通便,驅風解毒。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獲得香菜的美名,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香菜富含營養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為番茄的2.5倍,胡蘿卜素含量為番茄的2.1倍,維生素E含量為番茄的1.4倍。礦物質含量更遠勝于番茄,如鐵為番茄的7.3倍,鋅和硒為番茄的3.5倍等。
芫荽由于有刺激性氣味而少蟲害,一般不需要噴灑農藥,接近有機食品,非常適合生食、泡茶和做菜用。生食香菜可以幫助改善代謝,利于減肥美容。日本現在流行用香菜泡茶,并認為香菜茶的排油效果超過檸檬茶和薄荷茶。其做法是把香菜葉子或整棵香菜洗凈,用沸水沖泡即可。如今在東京,居然出現了香菜餐館——“香菜屋”,里面有各種用香菜制成的菜肴,從生拌香菜、炒香菜、香菜冰激凌到香菜餅干,生意異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