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見一些人因擔心發胖而遠離甜食乃至限制主食的攝取,尤其是年輕人,一日三餐中主食的比例越來越低,由此誤入了葡萄糖攝入不足的誤區。
“吃糖有害健康”的說法,近年在社會上流傳甚廣,吃糖會引起疾病,甚至吃糖減壽的輿論與日俱增。那么,“吃糖有害健康”的論點,源于何處呢?主要是一些醫學家認為,多吃糖在體內可轉化為脂肪,會導致發胖,甚至成為若干疾病的誘發因素。其實,人體所需的營養素頗多,任何一種食物或必需的營養素攝入過量,都會造成營養失調,引起不良后果,吃糖當然也不例外。長期大量吃糖,超出人體需要和肝臟處理能力,就可能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糖,吃多了不好,尤其是對中老年人。
但營養學家同時認為,從人體的生理需要出發,適量補充食糖,對健康是有益的,關鍵是科學地掌握“適量”這個“度”。營養學家認為,每人每天吃精制糖60克,即全年22公斤左右比較科學。而居住在高原地區的人及運動員等消耗能量大者,食糖量還可適當增加,但也不宜超過太多。至于老年人,則應適當減少吃糖量。
多吃糖是否有害健康這個的問題,在食糖消費量甚高的發達國家,也曾有過爭論。為此,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調查研究后指出:蔗糖除造成齲齒外,未發現對人體的危害。并明確肯定四點:1。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癥等疾病并非由食蔗糖引起;2。蔗糖與膽結石癥、兒童多動癥無關;3。蔗糖并不特別使人增肥,調查中發現有些肥胖者所吃的糖,并不比體重正常者多;4。食蔗糖并不妨礙人體對外來必需營養成分的吸收。因此,糖被視為一種致命的飲食原料,是一種誤解,說它是病患之源,也缺乏根據。
事實還證明,糖分攝取的減少,反而會造成多種危害。首先是攝取的能量中脂肪成分的比例會相應升高,增加了高脂血癥、心臟病的發病概率。成年人飲食中,脂肪部分在總的能量攝取中應占比例在20%~25%之間。據1999年的調查,20歲~30歲的年輕人都超過了這個正常范圍。其次是使大腦營養失調。為了維持大腦的正常運轉,必須保證大量營養物質的攝取,而這部分營養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它廣泛存在于平時攝取的糖分中。我們的飲食如果有意避開糖分,大腦就失去了支持其運轉的葡萄糖的來源。
日常生活中常見一些人因擔心發胖而遠離甜食乃至限制主食的攝取,尤其是年輕人,一日三餐中主食的比例越來越低,由此誤入了葡萄糖攝入不足的誤區。對于熱衷于減肥的人,應充分認識到糖分對大腦功能正常發揮的重要性,萬不可顧此失彼。
研究表明,吃糖不是肥胖的原因,只有吃糖多、吃脂肪也多的人才發胖;糖尿病也不是吃糖引起的,而是由于胰島功能受損造成的,正常人吃糖不會得高血壓、糖尿病,已得了糖尿病的人才應該控制吃糖;吃糖與高脂血癥也沒有直接關系,只有吃超量的蔗糖或果糖,才可能引起血脂升高。中國人目前每人每天吃糖量平均在15克,年食糖量人均不到6千克;而發達國家食糖量人均可達到40~50千克,且已證實對人無害。我國與之相比差距甚遠。對絕大多數人來講,糖不是吃得過多而是少。當人體攝入糖類不足時,就要依賴分解蛋白質、脂肪供給機體能量。但是,蛋白質在分解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氨一類有害物質;脂肪在分解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酮體,這對機體都很不利,所以人們在日常膳食中不能缺少糖。為此,當今不是勸阻人們吃糖,而是應提倡適量吃糖。至于糖尿病、高血脂癥、脂肪肝、肥胖癥等患者,則應忌甜食,不吃糖。健康人為避免肥胖,每日由食糖所提供的能量,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