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產蘋果清汁且部分產品出口的果汁生產企業,竟然公開收購腐爛的落果、殘次果及病蟲害果子用于加工原料,在國內進行銷售。近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對這家企業進行了暗訪,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三門峽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得到記者的舉報后,電話告知記者,該局已成立專案組,初步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記者反映的情況,并且在國內銷售其產品,此案目前正在調查中。
“腐爛”的原料供應線
這家果汁生產企業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開發區,在當地工商管理部門注冊名稱為“三門峽錦源果汁有限責任公司”,據了解還是一家出口企業。
9月初,記者在有關知情人士的指引下,跟著一輛滿載落果的拉貨車,來到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開發區崤山路西段的這個生產蘋果清汁的公司,該公司門口墻壁上左右各鐫刻著一個公司名稱,右邊是“三門峽秋天果汁有限公司”,左邊是“三門峽錦源果汁有限公司”。
在公司后門記者看到送蘋果的拉貨車排起了長隊,有大貨車也有農用車和三輪車,每個車上都是用污濁發黑的編織袋裝滿了蘋果。在公司門口內的墻壁上有塊小黑板,上邊清晰的寫道:“病蟲害、受污染的和腐爛面積小于2mm蘋果拒收”。
可記者在該公司廠區內看到卻是另外的一番情景,一輛輛滿載著用污濁發黑的編織袋裝著腐爛果子的拉貨車,等待卸車,每輛貨車的車下無一例外的流淌著從車上蘋果袋里流出的污水;有四、五輛拉貨車圍著巨大的、露天的果池正在卸車,卸車的工人沒有一個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的,有的工人光著膀子,有的抽著煙、赤腳站在果池里卸車。
這些蘋果有的已經發黑、有的已全部腐爛,而這些果子還夾雜著骯臟塑料袋、布條和煙蒂等雜物,全部從車上卸進了果池。旁邊有工人用掃帚把滾出果池的果子和黑泥不加甄別全部清掃,用鐵锨鏟起扔進果池。成群的綠頭蒼蠅亂飛,追逐著果池里已經腐爛變質的蘋果,污濁的褐色水從烏黑的管子里泵出把這些果子從果池中沖入生產線。整個廠區污水橫流,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水果腐爛氣味。
記送果子的司機告訴記者,這些果子是他們從果農那里收來的病蟲害果和落果,有些要運送幾百公里,而這些果子收的時候就已經腐爛了,但果汁廠是照單全收,每噸果子售價1040元,而且還在漲價,是很有賺頭的。
在輸送果子的傳送帶前,記者看到,從果池里流出的黑褐色的污水把果子沖上了傳送帶。有一個工人是負責管理傳送帶的,他告訴記者按規定腐爛的果子是應該揀出來的,前處理車間有工人在揀,可是收的就是腐爛的果子,現在的天氣熱,加之設備老化老是停產,果子腐爛的太多,傳送速度太快,能揀出多少算多少,只能這樣了。
記者進入前處理車間,車間里污水橫流,工人沒有穿戴任何手套口罩,也沒有看到有消毒的設備,流水線上有三、四名女工在揀,記者走近一看,她們的雙手因接觸果子而變的污濁不堪,只是把塑料袋和布條等雜物盡可能往外揀,腐爛果子太多無法揀出,就傳入了軋機,變成果漿進入下一個車間流程。
記者跟隨傳送的果漿來到后處理車間,一個20多歲的工人對記者說,你什么也看不到了,因為流出時已經變成濃縮果汁了。該工人告訴記者,這個公司每天加工果子200余噸,產果汁三四十噸,一個月賣出幾千噸,效益很好。一個隔壁一個果汁廠找車送貨的女士告訴記者,她們廠經常買這個廠的產品用以加工果汁飲料,每噸濃縮果汁售價1萬多元。
管理不善和監管不到位是主因
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濟南果品研究所有關專家告訴記者,蘋果清汁生產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是原料果的驗收,原料果腐爛率不能超過5%,還要檢查是否存在生物性危害,致病菌和寄生蟲;化學危害即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物理性危害金屬及玻璃碎片等,其次是包裝及沖洗用水的驗收,揀果都有著嚴格的標準的。從記者調查情況來看,三門峽錦源果汁有限公司對上述要求都沒有做到,揀果也是形同虛設。
該公司的岳經理告訴記者這個廠是他承包的,大約今年7月22日開始生產,并翻開生產記錄告訴記者,截至記者采訪時,45天左右生產了1600多噸,他們廠是個出口企業,很注意質量的。當記者問腐爛的果子可以生產蘋果清汁嗎?岳經理告訴記者不能的,只是這段時間設備出問題了,所以才造成果子腐爛的局面,并說隔壁幾個果汁公司用的果子腐爛的要比他的嚴重得多,規模也大得多。
三門峽這家果汁生產企業的上述行為,是否違規,是否在當地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之下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河南省三門峽市技術監督局,見到了該局辦公室杭主任和食品科張科長,記者把了解的情況向其進行了反映。
9月17日,本報收到三門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傳真的洛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回復三門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關于舉報案件的答復》,稱三門峽錦源果汁有限公司系本局出口食品衛生注冊企業,沒有發生被國外退貨或索賠情況。三門峽質量技術監督局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該局已成立專案組,初步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記者反映的情況,并且在國內銷售其產品,此案目前正在調查中。
同時,開發區相關職能部門的調查結論也顯示,這家公司“幾經改制轉租,管理比較混亂,設備缺乏正常的維修和保養。岳健康自去年承包以來邊生產邊檢修邊更換設備,生產一直不太正常。”有關業內人士認為,既然企業一直處于生產不穩定狀態下,特別是對于關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食品類生產問題,監管部門就應該加大監管檢查力度,而不應該放任這種食品安全隱患肆意存在,直至出現大的安全事故。盡管沒有發生被國外退貨或索賠情況,但并不是意味著隱患就不存在,相反如果對待問題不是因此相應而引起警示,事故早晚會由小變大。
但據了解該廠近期非但沒有整改,反而仍在加緊生產。對此本報將繼續給予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