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
2005年7月5日《環球時報•生命周刊》刊登的報道中稱,上世紀70年代后,隨著工藝的發展,德國等歐洲國家相繼禁止在啤酒里使用甲醛,甲醛已經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確定為可疑致癌物。這篇報道這樣寫道:“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副理事長、國家啤酒綠色標準課題組負責人顧國賢教授指出,現在有些大啤酒廠如燕京等,也已經不用甲醛了。不過,眾多的中小啤酒企業依然在產品里普遍使用甲醛。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杜律君告訴記者,就產量比例來看,95%的國產啤酒都加了甲醛!薄
7月11日韓國食品醫藥安全廳下令,要求有關方面緊急收回并檢測今年進口的中國啤酒。
7月12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衛生部部長已要求從中國進口啤酒的廠商對啤酒進行甲醛含量檢測。日本還要求中國政府對有關中國出口到日本的啤酒含有甲醛的報道進行調查!
受事件影響,國內啤酒上市公司股價大幅波動,其中燕京啤酒股價在7月13日大跌9%。雖然“甲醛事件”發生不久,尚沒有啤酒銷量受到影響的數據,但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承認,事件“在消費者中引發了對啤酒產品的恐慌”。
隨后,啤酒巨頭青島啤酒發布聲明。在聲明中,青島啤酒不但為自己的產品進行澄清,而且還為自己的競爭對手燕京、華潤進行了正名。聲明稱,青島啤酒早已在國內率先不在啤酒中添加甲醛。據了解,青啤、燕京等國內幾大啤酒廠商都不加甲醛。
。吩拢保慈眨袊劸乒I協會啤酒分會也正式發布了公告。協會認為,只要不超過國家規定的限量,在生產中添加甲醛的啤酒就可以放心飲用。
7月15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啤酒中甲醛含量專項抽查結果,認為國內生產的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規定,消費者可以放心飲用!
知識鏈接:
啤酒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往啤酒里加甲醛,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去除多酚,避免絮狀沉淀,目的是提高啤酒的賣相。因為甲醛危害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衛生部、勞動部、輕工部和衛生防疫總署就聯合發文,明令啤酒行業禁止使用甲醛。但是,使用甲醛的做法在一些中小企業并沒有得到扼制。
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事后點評:
甲醛事件看似一場人為利用導演的鬧劇,但我們可喜的發現當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和認知度在不斷提升。然而市場的不斷開放,新聞媒體的自由度進一步放開,更多的暴露了食品企業、傳媒、政府行為和職能上存在諸多漏洞和問題:相關各方應急突發事件的危機公關能力欠佳,缺乏相關規章制度對各方行為加以約束。作為食品從業者我們在指責媒體的不公正報道的同時,也應該從我們的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