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各家超市銷售自制食品已經不算是稀罕事,可是這種散裝食品的生產日期卻成了消費者的一塊"心病",不少超市銷售的散裝食品根本不標示生產日期。昨天,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針對這種 "前店后廠"的經營形式,有市民呼吁政府部門制定專門法規予以有效監管。
蟹棒蝦丸都沒"生日"
昨日下午,記者在人民路一家超市的冷鮮區看到,這里銷售的自制蟹棒蝦丸
等沒有任何包裝,全部散放在冷凍柜內,而在周圍也找不到這些自制食品的生產日期。隨后記者詢問銷售人員,得到的答復是 "這些產品都是本周生產的,保證新鮮".
除了這類冷凍的散裝食品外,該超市內的糖果和膨化食品,也都是顧客自行裝袋,然后由銷售人員稱重打上標簽,不同的是,這些散裝小零食都沒有 "超市自制"的字樣。銷售人員稱,這些散裝零食進貨的時候,都是成箱成批采購的,然后打開放到柜臺上銷售,在銷售過程中也會不斷添貨,因此無法標示生產日期。工作人員銷售這些小零食時,價格標簽上會印上"包裝日期",但同樣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當日熟食"未必當日
一般來說,超市的自制熟食都是當日制作當日銷售,但其中仍然存在混淆生產日期的問題。在香港東路一家大型商場的超市內,記者看到,這里的自制熟食柜臺處都掛著"當日生產"的牌子,但在一個展柜前,記者看到一堆烤雞腿在降價促銷,經詢問得知這些雞腿都是前一天生產的,因為沒有賣掉所以降價促銷。一名市民對記者說,"這些雞腿一看就不是剛出爐的,誰知道是哪天生產的。"對此,銷售人員說,保證雞腿質量沒有問題,最早也就是前天的。
各類小吃多是"黑戶"
而在超市內的小吃攤位上,缺少生產日期的情況更為嚴重。在一家"火爆章魚丸店"內,記者看到擺放著許多已做好的章魚丸小吃,以及奶茶和豆漿等自制飲品,但無論是章魚丸還是包裝好的飲料,都沒有生產日期的說明。"我們這樣的小吃店也需要標生產日期嗎?從來沒聽說這回事。"該店的工作人員稱已在超市內經營多年,沒人查過他們的生產流程。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小吃店內沒有懸掛任何衛生許可或經營許可等證件。對此,該店負責人說,他們進店時已經通過了超市的審查,所以就不需要懸掛這些證件了。
"前店后廠"難監管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了解到,這樣將食品的生產加工和經營銷售融為一體的形式,監管部門將之歸納為"前店后廠",因為這種前店后廠既屬于經營流通環節,也屬于食品生產領域,所以出現了多部門共同監管的局面。但各部門都無法全面監管整個流程,造成了這些"前店后廠"缺乏監管的事實。"就拿超市里的饅頭來說,生產的時候屬于質監局監管,但是擺到柜臺上就該劃歸工商部門,而衛生部門則監管整個流程的衛生安全。"一名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在記者采訪時說,對于這樣的特殊經營模式,缺乏專項法規進行監管,也是造成監管漏洞較多的主要原因。(官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