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前綴
“使用一次性筷子,已經成習慣了。”3月29日,本報刊發了《一次性筷子:百“毒”浸身 卻難撤下餐桌》的報道后,不少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對于一次性筷子的大行其道,一些人還作了反思。
據統計,中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億雙,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往返月球21次,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據業內人士透露,太原市大約50%的低檔飯店和90%的固定攤位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每天一次性筷子的用量至少也在幾十萬雙以上。
為什么明知一次性筷子百“毒”浸身,還有如此之多的餐館提供一次性筷子,還有如此多的消費者熱衷使用一次性筷子?記者調查發現,其中不但糾纏著商家的經濟利益,還牽涉到人們的消費慣性等。正如讀者所說,“使用一次性筷子主要是圖省事、方便”,“飯店里的消毒筷子也不見得就干凈”。
餐館的老板圖省事,消費者也存僥幸心理,這就是為什么一次性筷子久久不能消失在我們的餐飲市場。
A 小餐館只圖省錢又省事
“既省錢又省事,何樂而不為?”4月5日,當被問及一次性筷子為何充斥于很多中小餐館、飯店這一問題時,從事餐飲工作多年的史先生直言不諱。
據他透露,要保證反復使用的筷子衛生,餐飲企業需要對筷子進行清洗、沖洗、消毒、再沖洗和高溫滅菌等工序,這意味著一筆很大的成本投入。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次性木筷或竹筷,一般的快餐店或小吃店平均每天消耗300雙左右,每雙筷子價格在2分錢左右,一天下來也就10元錢左右。如果使用消毒筷子,餐館除了要支付購買成本,還要支付清潔劑、水電、人工等費用,成本遠遠高過了購買一次性筷子。“一年下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對于做小生意的人來說,能節省一點當然更好!”
史先生說,選擇一次性筷子不但節約了成本,筷子使用完了后還可以用來生火,至少可以少些花銷采購木材。“不是有句話嘛,有需求就有市場。”太原市南內環街一家飯館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提供一次性筷子完全是應食客的要求。自從一次性筷子有毒的事件曝光后,他曾經暫停了兩天提供一次性筷子,在餐桌上放了消毒筷,但很多人都會詢問“有一次性筷子嗎?”甚至有的還會去隔壁飯館拿上雙一次性筷子后再來這里吃飯。“大家都有這種心理,認為‘衛生筷’就是干凈衛生的。”
B 食客偏愛“衛生”與方便
消費者為何對一次性筷子如此“青睞有加”?
“主要是不放心餐館的衛生消毒狀況。”市民蔡先生說,每次到餐館用餐,他都要求用一次性筷子,因為一些中小餐館的餐具衛生情況讓人很難放心,“說是消毒筷子,但誰敢保證就一定經過了消毒?”
和蔡先生一樣,不少消費者也坦言,盡管自己知道一次性筷子并不見得衛生,但又怕多次使用的筷子消毒不到位,更不衛生。在他們看來,一次性筷子畢竟是新的,至少外表看白白的,挺干凈,起碼用完就丟掉,它沒有二次使用的可能性,而本來小餐館的衛生條件就差,他們自備的筷子也不一定干凈,所以最后只好被動使用一次性筷子。
采訪中,記者也注意到,在同時提供有一次性筷子和普通筷子的飯店,不少前來就餐的顧客順手取的大都是一次性筷子。而選擇了消毒筷的顧客,不少人拿到筷子后,都會順勢拿桌上水壺里的熱水燙一下筷子,有的甚至拿醋從頭到腳給筷子“沖澡”。
在此前的采訪調查中,記者發現,學生一族已經成為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主力消費群體。當被問及原因時,不少學生表示,“主要是圖了方便!”在某學校學生公寓樓下,一位正在買燜面的學生對記者說,“我們在這兒買了飯帶回宿舍去吃,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筷子吃飯的,可現在很多飯油膩膩的,不好清洗,為了圖省事就順手拿上雙一次性的筷子使用了。”
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每次吃飯,眼前有消毒筷和一次性筷子要選的話,還是會使用一次性筷子,這成為一種心理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而是長期使用形成的習慣。(本報記者 胡斌 實習生 胡曼 李韻)